全热交换器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热交换芯体实现室内外空气的能量回收。其工作原理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利用气流分隔板两侧的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使新风与排风在正交叉流动中完成热量与湿度的交换。夏季运行时,新风吸收排风中的冷量并降低湿度;冬季则通过排风预热新风并增加湿度。这一过程可回收60%-80%的排风能量,显著降低空调或采暖系统的负荷,节省电费20%-50%。例如,在夏季空调房中, 全热交换器能有效减少冷气流失,避免能耗浪费。
全热交换器通过双向换气机制维持室内温湿度稳定。其静止板式或转轮式结构延长了换热时间,确保新风与排风等量置换,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多级过滤系统(如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可去除PM2.5、花粉、细菌等污染物,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全热交换器还能平衡室内外湿度差,防止冬季干燥或夏季潮湿,优化居住舒适度。
全热交换器适用于住宅、商业及公共建筑(适用面积15-1100平方米),尤其在节能型建筑中表现突出。其模块化设计可集成过滤、降噪及智能控制系统,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例如,医院、学校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通过配置高效过滤器实现洁净空气供应;新装修房屋则可通过持续换气降低甲醛浓度。此外,全热交换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是替代传统通风系统的有效方案,其低维护成本(几乎无运动部件)和长寿命特性进一步降低了长期运行成本。
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热交换器的热回收效率可达70%-90%,且空气流通阻力低,适用于高风量场景。其转轮式结构通过连续旋转实现自净功能,避免尘埃堵塞;静止板式结构则以叉流设计优化空间利用率。这些技术特性使其在节能、环保及舒适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换气设备,成为现代建筑通风系统的核心组件。